-
海润光伏百兆瓦级项目落地河北赤城县
河北赤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重大项目,由江苏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00兆瓦光伏电站正式启动。该项目分三期推进,总投资额达10亿元,将显著提升当地清洁能源供给能力,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。 一、项目规划与投资结构 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,采用分阶段建设模式。一期工程投资2亿元,建设20兆瓦光伏发电设施;二期和三期分别投入4亿元,各完成40兆瓦装机。全部建成后,年均发电量预计超1.2亿千瓦时,可满足约8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。 二、技术与环境效益 项目采用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,转换效率达21%以上,配套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远程监控。据测算,项目全生命周期可减排二氧化碳超90万吨,相当于种植5000公顷森林。赤城县日照资源丰富,年均有效发电小时数超过1400小时,为项目经济性提供保障。 三、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项目建设期将创造逾500个就业岗位,运营阶段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。当地政府同步规划配套产业园区,吸引光伏组件回收、支架生产等上下游企业入驻,预计形成年产值3亿元的产业集群。 四、政策支持与电网配套 赤城县已将该项目列入县级重点工程,享受土地租金减免和税收优惠政策。国家电网冀北公司已完成接入方案评审,计划新建两座35千伏升压站,确保电力全额消纳。 五、行业示范意义 此项目是冀北地区首个百兆瓦级分布式光伏电站,其"分片开发、多点并网"模式为山地光伏建设提供参考。业内人士指出,该案例对华北县域新能源开发具有标杆作用,未来或推动更多企业布局类似项目。
2025-09-06
-
【赤城县招商】赤城"领办机制"赋能项目提速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
赤城县通过创新实施"领办机制",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,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痛点,推动政府类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提升50%以上。该机制整合多部门资源,形成全流程服务体系,加速民生工程和新能源项目落地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破解审批堵点构建高效服务体系 面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服务短板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,赤城县成立政府投资项目领办中心,由县长直接分管,抽调发改、住建、自然资源等8个部门骨干组建专班。通过制定《政府类投资项目踏勘记录单》《办理告知单》等标准化文件,将原串联审批改为"前期、立项、施工、验收"四阶段并联推进,实现审批环节压缩60%。例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35天,较以往缩短40天。 二、分类施策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领办中心将52个总投资45亿元的政府项目纳入动态管理库,按民生、产业、基建等领域分类推进。针对32个新开工项目,采用"一项目一清单"模式,明确节点责任。十大民生工程中,农村医养服务提升项目通过联合踏勘、容缺受理等机制,提前2个月完成审批;4个总投资12.6亿元的新能源项目被纳入预审通道,其中风电项目实现"拿地即开工"。 三、制度创新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"三单两书"制度(踏勘单、告知单、督办单、计划书、承诺书),配套开展"周调度、月通报"考核。在张家口市营商环境测评中,赤城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指标排名提升至前列。同步推行"线上+线下"双轨服务,通过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,实现22个事项"一网通办"。 四、民生与产业双轮驱动显成效 通过机制创新,28个民生项目在年内建成投用,包括改造农村公路83公里、新建村级医养结合站点17个。新能源领域吸引华能、国电投等企业投资,光伏电站项目审批周期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。赤城县的经验已被纳入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,相关做法在张家口市推广。
2025-07-18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
